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历经了多次变革,却未能将人们从最辛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但不久后,中国的农业即将变天。
前段时间,马云表示,中国的电商要变天,但是从种种迹象表明,不仅电商变天,而且中国的农业也有一番变动。
下面为大家说说,在农业领域都有哪些会变天吧。
一、种粮食,能赚钱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再一次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不难理解,不论怎么发展,中国绝对需要农民种粮食,小麦、水稻、谷物等等可以做主粮的作物,尽管放心种,而且适度规模化地种。
国家有安排,咱们及时了解,跟着种就行。
二、从结构调整中找机会
调整农业结构,将会是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咱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是要朝哪个方向调整。总体来说,下面这几个方向是需要注意把握的。
未来五年结构调整方向
★ 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
★ 棉花、油料、糖料、大豆、林果生产基地化;
★ 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区畜牧业;
★ 发展现代草业和草食畜牧业;
★ 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 发展优化特色农产品。
三、农产品必须标准化,品牌化
推行农业标准化,还能提升农产品质量,引导农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线,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是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这既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也需要品牌化的发展。
四、化肥农药将会越用越少
咱们农民在今后的生产中会发现,以后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将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测土配方、生物导弹之类的新技术。而且,如果你想发展一些符合绿色循环农业的项目,可以得到来自国家的支持。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主流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召开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要把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作为战略任务来抓,鼓励返乡下乡人员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等,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创业创新的公共平台,促进农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据介绍,当前,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重点要强化产业引导。引导其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六、农业玩的都是高科技
据韩长赋表示,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已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层级架构完整,涵盖科研、教学、推广的农林科技体系,机构数量、人员规模、产业和学科覆盖面均为全球之最。“十三五”要坚持不懈加大农林科技改革创新力度,力争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由此看来,未来农业玩的都是高科技。
未来会有哪些靠科技?大家看一下:
1、农业气象站
农业气象站是针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监测及灾害监控预警而设计的一款农作物气象检测系统,可用于测量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大气压力、降雨量等多个要素。
有了农业气象站,用户可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数据,并且对参数实施超限报警,方便农业种植用户科学化管理经济作物。
2、农业GPS
现代农业越来越机械化,比如利用无人机喷洒农业,这就需要农业GPS。利用GPS技术,配合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做到监测农作物产量分布、 土壤成分和性质分布、做到合理施肥、播种和喷洒农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的目的。
同时,利用GPS,还能够将记录更多的田地数据。比如收割机收割完成之后,关于产量和水分数据就可以形成产量图并打印出来了。农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哪些作物产量比别的作物好,哪些作物产量稳定。
3、农业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是一种可由不同程序软件控制,以适应各种作业,能感觉并适应作物种类或环境变化,有检测(如视觉等)和演算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无人自动操作机械。
机器人劳作与人工相比,有着长足的优势。首先,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进行不间断的劳作,并且一个机器人可以替代3-5个人工同时进行劳作,大大提升了效率;其次,机器人完全是自动化,并不需要人工在一旁监督劳作;再次,机器人都是精密劳作,能够满足现代农业高质量、高产量的需求。
4、VR技术
虚拟现实(VR)技术是指创建一个能让参与者具有身临其境感,具有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的虚拟现实系统。它为人类观察自然、欣赏景观、了解实体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演示农作物受病虫害侵袭的情况、农作物生长的虚拟、农业自然灾害的虚拟现实、土地中残留农药迁移的模拟等。
七、农业大数据
2016年,《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的正式印发。据了解,《方案》旨在运用大数据概念和技术创新农业监测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部门及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方案》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建成若干单品种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并在引导市场预期和指导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具体品种包括生猪、柑橘、花生、马铃薯、大蒜、绿叶菜、大闸蟹、普洱茶等8种。
有关专家强调:利用农业大数据进行种植,可以从农业生产到农业市场、农业管理等链条上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八、农业补贴可能不再“无理由”发放
对于农业这样一个弱势产业来说,没有一个国家不大力投入的。对于中国来说,更应如此。国家要改革的是,要让真正种粮食的人获益,谁种的多,谁受益。
根据《全国经济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未来农业补贴将这样发放:
1、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
《规划》提出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
解读:这表明以后支持保护补贴,也就是咱民间俗称的直补是每个拥有承包权的农民都可以获得的,就算你不种地了也能获得,主要是为了保证你的土地不撂荒,不想种也流转给别人种。
2、补贴重点扶持这些方向
《规划》提出优化补贴支持方向,重点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倾斜,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解读:现在补贴越来越有针对性,不再延续以前的大水漫盖式补贴了,以后会对重点农产品进行加大补贴,也就是形成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农产品生产,需要的东西我就多补贴点,不需要的东西我就少补贴点,并且会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3、补贴方式将变成直接补贴的趋势
《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探索建立国家补贴与农户责任挂钩的办法。
解读:这个不是未来会出现的,而是现在就已经开始尝试实施了,比如现在的玉米补贴,就是这个雏形,虽然还需要完善。但是《规划》中提到了补贴与农户责任挂钩,这非常有可能以后会根据你的产出来获得补贴,比如现在玉米补贴是按面积,没准以后就按产量来补贴了。
现代农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市场化、智能化、全球化、产业化、区域化、生态循环、融合化。
未来农业的特点:可持续农业发展、多功能与产业融合、优质安全食品与生态友好、高效、现代科技武装、竞争力。
未来农民要走的路必定坎坷,但希望总会实现的!
原产地农副产品专营平台
详询电话:0535-4971789
189-5358-1999
上吉民生商城购物,享终身分红!